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,导致头颈部异常姿势或运动的病症。患者常表现为头部向一侧扭转、倾斜或前倾后仰,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。在中医看来,此病多与气血失调、筋脉失养、肝风内动有关,调理需根据不同发病阶段,采取针对性的方法,早期干预往往更容易恢复。
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即在疾病初期就进行调理,往往事半功倍。痉挛性斜颈在初期(气滞血瘀阶段)时,筋脉尚未严重挛缩,气血尚可调和,此时通过疏肝理气、活血通络,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,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。
而若拖延至中期(肝风内动)或后期(筋脉挛缩),筋肉已形成固定性痉挛,调理难度加大,恢复周期更长。因此,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关键!
早期邪浅病轻,调理重在疏肝理气、活血通络
痉挛性斜颈早期症状往往较轻,多表现为头部轻微歪斜,劳累或情绪波动时症状明显,休息后可缓解。此时邪气初犯,病位较浅,气血瘀滞尚不严重,是调理的黄金时期。
展开剩余62%中医调理以疏肝理气、活血通络为主。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气行则血行。若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易导致气血运行受阻。因此,早期可选用柴胡、香附、郁金等疏肝理气之品,搭配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,以改善气血运行,缓解筋脉痉挛。
患者张某,主诉头部不自主向右侧倾斜2年来诊。初起时仅劳累后出现头部轻微右偏,未重视,后症状逐渐加重,出现颈部肌肉僵硬、酸胀疼痛,转头受限,情绪紧张时痉挛更明显,夜间睡眠质量差。就诊时可见头部右侧倾斜约15°,颈部右侧肌肉紧张,舌暗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。
患者长期伏案工作,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气血运行不畅,筋脉失养,属“气滞血瘀”证。治以疏肝理气、活血柔筋为法。用药思路:以柴胡、香附疏肝理气;当归、赤芍、川芎活血化瘀;天麻、木瓜柔筋止痉;佐以葛根升阳通络,甘草调和诸药。每日1剂,水煎分早晚温服,并嘱其配合颈部放松锻炼。
服药1个疗程后,患者颈部僵硬感减轻,头部倾斜角度缩小至5°;服药4个疗程后,头部歪斜症状基本消失,仅情绪激动时偶有轻微不适;继续巩固调理1个疗程,症状完全消失,颈部活动自如,随访半年未复发。
【五虫扶颈汤】治疗痉挛性斜颈三阶段:
第一阶段:用祛风、散寒、活血、除湿、清热、息风之法,通经络之拥塞,对颈部肌肉的痉挛,拉扯感、抽搐感,麻木感等进行改善。
第二阶段:益气养血,温阳补肾之法濡润经筋,使病情得以恢复。
第三阶段:滋养经脉,平衡阴阳,巩固疗效,预防疾病复发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旺网-股民配资炒股-炒股配资门户网-配资操盘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